首页 > 义马市第二小学
基本情况
对标创意 0
学校概况

地处崤函古道,北仰韶峰,南眺洛伊的义马市第二小学,始建于1962年,建校之初为“义马矿务局职工子弟学校”,2005年5月学校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更名为“义马市第二小学”。学校占地14739平方米,现有7个教学班,学生154人,教职工31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省级骨干2人,市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骨干3人。

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校园足球示范校”、“三门峡市平安校园”、“三门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义马市文明单位”、“义马市健康学校”、“义马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义马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核心理念

一、 义马市第二小学小学办学核心理念

尚德启智,为师生发展导航,为幸福人生奠基。

(一)义马市第二小学办学核心理念解读

立足学校实际,汇聚师生智慧,自建校以来,义马市第二小学以“德”文化为整体架构,本着“育人为先导,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的办学宗旨,尚德启智,以“德”育人,通过“管理育德、环境育德、课程育德、活动育德”一系列教育工程,本着“为师生发展导航,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精辟地概述了教育的本质。真为“德”之首,诚为“德”之本,育人先育德。我们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各种竞赛的奖状,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优秀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教育不仅仅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因此,“尚德启智,为师生发展导航,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并被师生广泛认同,这一理念立足学校实际,汇聚师生智慧,使得学校办学特色日益明显,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 “一训三风”落实办学核心理念

1、尚德启智,卓尔不群——校训:尚德、博识、力行、致远

义马市第二小学以“尚德、博识、力行、致远”校训文化为基石,尚德与博识表现了学校对“品”与“知”的重视,力行与致远则进一步强调学校践行“行”与“为”的态度和能力。它的意义在于体现义马市第二小学积极向上的办学风气。“德”是让孩子们品行优良,“识”是让孩子们博学识广,“行”是让孩子们勇于实践,“尚德、博识、力行、致远”是让孩子们做一个品学兼优、行胜于言的人。对于教师而言,因材施教,严谨治学,乐教奉献,成就自我;对于学生而言,积极向上,严谨求学,品学相长,学有所成。就学校而言,上下和睦,家校和谐,学校成名。

尚德:“尚德”放在校训之首,寓意学校重视“立德树人”,“以德治校”。

博识:胸有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应以执着的精神长期研读,让学科的厚重与专业的严肃在老师身上沉淀,老师的自信、幽默、睿智在课堂上熠熠生辉;教师更以开放的态度,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成为不尽的渠清活水之源。

力行:“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熟记于心,也不管用,只有知而行之才能是真知!

致远:高瞻远瞩,有远见,作为个人,要“志远”并能“致远”要善于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知识和品格,实现人生的价值,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作为学校,同样要信念坚定、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开创未来,在强化我校、提升我校教学质量上再创辉煌。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尚德启智

卓尔不群

尚德

环境育德

理想崇高

品德高尚

博识

博闻广见

多才通识

知行合一

力行

亲身

躬行

典范

致远

明志

德志

雅志

2、明德崇真,至善至美——校风:崇真、至善、求实、创新

崇真:崇尚真理,探索真理,探索宇宙自然规律;

至善:要求教师以“善教”引导学生“善学”,以“善教”引领学生“乐学”,以“善教”启迪学生智慧,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艺术。

求实:办事求学必须根据实证,求索真相,踏踏实实,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自己必须有创新意识,有创新精神,有创新行动。学校教师的教法也必须不断地调整、更新,下一个世纪人才的素质重点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学校应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的舞台,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力争月月有活动,坚持学生活动让学生唱主角的原则,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创新活动形式,并去组织实施。

对二小来讲,培育“崇真、至善、求实、创新”的校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修身立己、知行合一的发展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最终实现共同的发展目标与理想。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明德崇     

至善至美

崇真

求真

向上

好学

至善

善教

善学

善思

求实

严谨治学

诚实做人

激发潜能

创新

制度创新

学习创新

教书创新

3、立德树人,勤勉笃学——教风:勤勉、严谨、笃学、博爱

成就幸福教师,要求教师要做到“三师”:一是严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严而有方;二是名师,要有开拓进取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摆脱平庸不甘落后的英气。三是人师,要有纯洁的灵魂,高尚的情操,完美的形象,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师步入课堂后会宠辱皆忘,面带微笑,流淌激情,洋溢着教育职业的幸福感,在自己课堂天地里进行着幸福的教育。依托于以上思想,义马市第二小学建校以来传承下来勤勉、严谨、笃学、博爱的校风。

勤勉:勤劳不懈,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

严谨做人做事都应该有的态度,教学与管理都应该有求实的精神;

笃学意为心无旁鹜,专心好学;

博爱:即仁爱、大爱,润泽生命,以博大的胸怀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诚心、热心换取家长的放心。博大而精深,是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

义马市第二小学“勤勉、严谨、笃学、博爱”的教风完美的诠释了“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真谛!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爱意去浇灌,学生才会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将来以最大的善意去回报社会。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立德树人   勤勉笃学

勤勉

责任

教书

育人

严谨

博学

多才

善思

笃学

抓质量

创特色

树形象

博爱

爱心

用心

责任心

4、树德励志,乐学会思——学风:文明、励志、乐学、会思

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切入点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培养幸福观形成幸福思维,产生幸福感,从而逐步培养感知幸福的能力。

文明:校园文明是学生精神文化素质的反映,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勇担责任、适应发展、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是我们不懈追求;

励志:“励”为激励、磨砺之意,“志”是志向,是目标。励志就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乐学:“乐学”思想是一教育的理想境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愉快中学习,以学为乐,把求知当作乐趣。只有对学习充满兴趣,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会思:思考是力量的源泉,思考是智慧的精灵。孔子曾经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有思,学问方能进步;思而有行,事业方能成功。治学之道,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聪明的学生会时刻思考疑难,总结方法,及时调整前进步伐,修正前进的方向。

一级目标

二级目标

三级目标

树德励志

乐学会思

文明

文明礼仪

文明课堂

文明语言

励志

立志

言志

行志

乐学

勤于学习

快乐学习

乐于学习

会思

勤于思考

善于思考

善与反思

特色学校

办学理念在学校的实施

1、管理育德,刚柔并济

  队伍建设以德为先。学校提出了“教师12修炼”,每学期有“师德讲堂”,印发的教师工作笔记本、教师工作手册,甚至办公室,都有“义马市第二小学教师12修炼”,旨在通过耳濡目染、朝夕熏陶,提升师德。学校坚持把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最大的政绩来抓,通过抓“党员先锋示范岗”和常态化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课外访万家活动,激浊扬清,凝聚正能量。

  学生素质习惯第一。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学校提出了“义马市第二小学学生八个好习惯”(见人问声好、走路靠右行、清洁自己做、饭菜吃干净、写字姿势正、做操有精神、每天勤读书、主动常提问),每天的大课间,全体学生齐读,强化习惯养成;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监督岗”和教师值日岗,督查学生习惯养成;通过宣讲“学生行为习惯一日常规”,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上学、上课、课间、做操、升旗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

  2、环境育德,情境相谐

  书香雅其行。学校以建设书香校园为抓手,让“德”“润物细无声”。学校东楼一层以“修身齐家治国天下”为主题,二层以“仁义礼智信”为主题,三层以“温良恭谦让”为主题打造走廊文化,学校东教学楼“崇实向善、尚美养德”为主题建设校园书法文化长廊,引领师生向善、向上,在传承经典中陶冶道德情操、在学习身边人物故事中不断追求进步。学校以校图书室、阅览室为基础,建设班级图书角、书法室、少年宫书吧,让校园真正成为书的海洋。

  绿色美其行。播种绿色,净化心灵。根据教体局党组“五位一体”办学理念和建设“绿色学校”为指导,学校依托后操场建设“树德绿徽基地”,精心规划、为花草树木命名赋予“德”的寓意:“崇德树”“善为树”“励志树”“笃行园”……因为标识的提醒,孩子们的行为有了不自觉的约束。

  3、课程育德,滋养生命

  德育先行,贵在育德。课程是主阵地。学校在充分依托国家规定的基础性课程进行德育有机渗透的前提下,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期达到经典润心、艺术育人、社会造就人的教育效果。

  阅读经典。学校自主开发了以《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诗词楹联》等国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忠”“孝”“雅”“诚”系列诵读课程,分年级确定必背内容,并实行期末检测;开辟了20分钟晨读空间,引导学生在大声吟诵中感其境、动其心;开展了书香班级评比活动,通过各班展示班级图书数量、图书借阅数量、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等,营造“人人诵经典、个个有诗文”的书香氛围,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远志向。

  艺术陶冶。民族文化是学校的根,是学校发展的营养,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也是学校的义务,更是学校“德”文化的血液。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着眼义马民风民俗,把学生身边的艺术引入校园,移植课堂,形成了独特的校园艺术教育特色。我校乡村少年宫建设室内活动室770平米,户外运动场地4820平米,装备建设了舞蹈室、合唱室、美术室、创客室、乒乓球室等11个功能活动室,所有功能室全部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有选择的参加少年宫活动。特色课程的全面开设,使学生在节奏与旋律、色彩与线条、汉字与墨韵中陶冶美、创造美、传承美。同时,1-6年级全面开设写字课,3-6年级开设软笔书法课,全体教师参与汉字书写训练。

  健康推动。学校依托“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和“义马市雏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开发了足球、乒乓球、台球、健美操等体育类课程,每周为有这些爱好的学生提供2小时培训。“C哩C哩”特色课间操和每天半小时的足球课程,为学生的健康身体打底子。学校坚持“寓德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技巧和体育锻炼时,进行意志品质、艰苦奋斗的教育,以及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团结协作和劳动观念的教育,在体育竞赛中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家校共建。为有效搭建“家校共育、家校共管”平台,学校请家委会参与班级管理,通过“家长讲堂”等,实现了“小手牵大手”与“大手牵小手”双互动,孩子影响着家长,家长也影响着孩子,家长之间共同影响、共同进步,达到了“文明齐步走”的良好教育效果。

 4、活动育德,形神兼修

  学校充分利用每一次活动,“寓德育于实践活动之中”,精心设计每一次德育主题活动,真正达到一次活动培训一批人、影响一群人的效果。

  搭建平台。学校对升旗、重大节日、开学(毕业)、班队会等德育常规活动进行精心设计,达到了“周周有升旗主题”“节日有文化内涵”,开学典礼、开班典礼、毕业典礼别开生面,每两周有一次主题班会或队会。这些活动的开展,无疑会成为孩子人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校定期举办阳光体育节、校园科技节、校长杯足球赛。阳光体育节全面展示学生的身体素质、竞技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校园科技节,以讲科学家的故事、七彩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校长杯足球赛通过足球比赛来激发孩子的集体荣誉感。通过举办阳光体育节、校园科技节、校长杯足球赛,以其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使师生信其道、养其习、懂其礼、明其仪、知其行。同时,各项活动都会评选“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奖”,对在活动中组织得好、讲文明、讲风尚的团队进行表彰,努力体现“德艺双馨”的活动成果。

  四项教育。学校坚持以“师德师风教育、文明行为教育、安全法纪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四项专题活动为载体,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设计文明礼仪月、安全教育月、健康卫生月、感恩回报月等月主题活动,陶冶师生情操,净化师生心灵,全面推进学校“德”文化建设。

  理念文化是学校静静流淌的景致,它需要思想的浇灌,情感的涵养,内容的丰厚,时间的浸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坚信,“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核心的“德文化”一定能为二小莘莘学子打牢人生的底色,照亮前行的方向,最终影响义马市第二小学每一个个体的一生。为此,义马市第二小学全体师生将不懈努力,永远行走在“德文化”前进的路上!

CopyRight©2021-2022 洛阳智慧教育研究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283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