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宝市第六小学
基本情况
对标创意 3
学校概况

灵宝市第六小学始建于2017年11月30日,2018年9月1日正式招生。学校建筑设计借鉴传统书院和中原民居风格,双向连廊将三进院落连为一体,布局合理、造型美观、功能齐全,书香氛围浓郁。

核心理念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树人为核心,立德为根本,思政为引领,课程为抓手,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现代教育能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打造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书院式现代学校

1.核心理念:做有根有梦的教育。

2.办学目标:办一所养正博学的书院式现代学校。

3.育人目标:培育足下有根、心中有梦、肩上有责的中华学子。

4.学校精神:立根铸魂,逐梦前行。

5.校训:立根逐梦。

6.校风:包容并蓄,传承创新。

7.教风:德业并重。立己达人。

8.学风:正心笃志,知行合一。

特色学校

灵宝六小以“现代书院”为办学特色,是面向未来社会需要具备能力的新生态教育学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目的,把培养学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放在首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教育的继往开来,教育的昨天和明天都在今天书院六小的教育中实现。

特色课程

灵宝六小的特色课程是基于学校层面校本级(校本化) 的课程体系。其特点在于结合书院文化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二次开发(即整合教材)。

(一)以品德教育为中心的求善课程

1.大体育6+1,培养一个认可自己身份的人。

2.大语文6+1,培养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人。

3.大数学6+1,培养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人。

(二)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求真课程

1.人文(基础工具:语文、数学、英语;人文社会:思想品德)。

2.科学(传统科学:科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编程、机器人、区块链)。

3.综合(健康体艺:体育、健康、音乐、美术;劳动实践;综合实践)。

(三)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求美课程

1.口语表达技能素养应用课程

(1)数学思维导图助学课程

(2)十二生肖演讲

2.动手制作技能素养应用课程

(1)教具制作(2)主题创作

3.双主体STREAM故事化课程

(1)十二生肖情景剧

(2)学科情景剧

4.日常节日技能素养应用课程

(1)国家节日

(2)书院三礼: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三门课程

6.综合实践技能素养应用课程。

(1)四大书院文化研学课程(应天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

(2)教师专业成长课程

(3)中小学生技能素养(养正)课程

(4)家庭教育指导课程

(5)新六艺课程(书法、国画、围棋、乐器、武术、创客)在23个校级和31个年级社团中实施。

特色教学

学校制定了“新生态学校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这其中包括:1.教学方法体系:包括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方法的外延——12字方针、教学方法的结构(模式)——345N模式。2.三(3)式高效课堂模式:这其中包括课堂的三元素: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堂的三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课堂的三学:自学、互学、助学。3.课堂的生态指标:新生态学校“鱼、渔、娱、欲”的课堂生态。4.新生态学校课堂教学评课标准。

为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突显教师的引领服务功能,达到“学生各取所需,感知生命成长”的目的,我校首先跟进的是建构小组合作的课堂模式,学校每个年级开展的小组合作试点班,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展示交流中体悟学习的重要意义,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的共同提升,为孩子们愉悦学习、快乐成长、幸福生活、终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

校园文化

灵宝六小的校园文化重点是“课程化”校园建设。特点是“小学校:大文化”“硬指标:景观化”“软实力:课程化”“成体系:三级化”的新时代校园文化体系,推倒传统学科教室的四堵墙,让课程活动的空间平台更加广阔起来。

(一)特色体系

1.办学核心理念:做有根有梦的教育。

2.元目标:强化德能,开发智能,锻炼体能,陶冶美能,训练本能(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根本能量)。

3.特色目标:办一所养正博学的书院式现代学校。

4.特色项目:老子书院

5.特色抓手:老子书院课程体系

6.特色内容:三大课程整合和双主体STREAM故事化课程,浸润到“大教育、全课程、活课堂、高质量、新生活”之中。

(二)“三化”“三维”“三元”“三园”“四节”

1.绿化。被评为灵宝市“绿色校园”。

2.美化。修建四大书院标志性景观与老子书院烘托了文化氛围。

3.课程化。以老子书院为核心的四大书院研学课程体系成为学科拓展型课程单元的有机整体中强有力的一部分。

4.三维。沉浸式校园,书院式文化,多场景空间。

5.三元。真,在科学探究中,寻找自然规律之美;善,在人文熏陶中,感受社会奉献之美。美,在哲学思辨中,追求真理创新之美。

6.书香校园。被评为三门峡市“书香校园”。

7.艺术校园。分年级实施“书法、国画、围棋、乐器、武术、创客”的 《新六艺》课程。

8.道德校园。用大思政理念,构建课程思政化,思政常态化德育体系,融合《养正课程》,进行“三生、三自、三观”教育,塑造“尊道而德行”的群体和个体。

9.读书节。被评为“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

10.科技节。灵宝市第十六届学校科技创新成果展和灵宝市首届机器人大赛“团体一等奖的殊荣”,是拓展国际视野的显著标志。

11.体育节。被确定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是“零点体育”的创新之举。

12.艺术节。以书院节礼文化浸润心灵,增强师生文化自信。

(三)校园文化的系统建设

1.校园文化呈现出的学校文化

(1)制度文化:全面→笃行→无为

(2)管理文化:引领→艺术→激励

(3)党员文化:模范→大公→奉献

(4)教师文化:乐学→善教→纯粹

(5)家长文化:知书→同频→责任

(6)学生文化:德→智→体→美→劳

(7)课程文化:全要素→全时空→全方位

(8)校园文化:绿化→美化→课程化

(9)课堂文化:生本→对话→求真→累加

(10)传媒文化:狭义→广义→泛在

(11)数字化支撑文化:转换→弹性→菜单→虚拟增强

(12)测评文化:导向→反馈→激励→矫正

(13)技能素养文化:认知→口语→动手→思维→应用

1.校园文化层次

(1)一级文化——多维化校园

以道德经为核心的六园和上善若水景观;以书院式文化为主体的四大书院标志性景观;以课程化为内涵根本的大体育、大语文、大数学课程树景观。

(2)二级文化——多元化廊道

从崇尚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开放学堂的书院理念出发,构建一楼(真)、二楼(善)、三楼(美)的廊道文化新格局。

(3)三级文化——立体处室

1.处室文化要遵循正面国家文化,侧面学校文化,后面教师文化的原则。

2.教室文化要遵循“正面(静、竞、敬)、后面(动、懂、洞)、侧面(思、诗、施)、天面(苏、舒、肃)、地面(洁、结、阶)课桌(需、序、须)、角落(工、功、公)”的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要设置班旗、班牌、公约、优点、习惯、领航、暖心、警钟、细目、值日、勤杂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内容。

3.功能室文化遵循正面主题标语,侧面、后面及教室外面展示学生作品。

学校荣誉

获得“中华经典吟诵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示范校”、河南省漫维“小画家、小作家基地”、三门峡市第三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示范校、三门峡市书香校园、三门峡市2020年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优秀组织奖、三门峡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CopyRight©2021-2022 洛阳智慧教育研究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283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