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赞

    0

  • 收藏

    0

  • 梳理分析

    0

  • 分享

【书院六小】建立电子成长档案 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新生态管理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讨会

作者:刘飞飞 (灵宝市第六小学)

时间:2023年3月4日 电子成长档案平台

           为进一步完善市六小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内容与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引领市六小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 3月2日,灵宝市第六小学在党建室召开了“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内容与标准”研讨会,杨丰烈主任、鹿邑县原教体局副局长杜锐敏、实验小学校长孙国峰、灵宝市教研室主任许宏博、副主任雷艺芳、数学教研员李夏蔚、英语教研员马若飞、电教中心馆长彭将民,副馆长张天兴、李勤洋老师、市六小校长李海锋及教师代表和实验四小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由市六小业务负责人来金平主持。



          会上,李海锋校长从新生态管理平台已完成的工作和目前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做总体发言。



          接着,学校德育处负责人薛娟花老师就德育方面指出在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下阶段平台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教务处负责人李芳老师讲到,一接到任务就开始确定课程,组织各学科教师分学科进行研讨并设计整体评价框架,再请各学科教研员进行指导、修改,也希望成果能得到专家的指导,再次提升评价体系。

精彩汇报



          会上,由李晓丹、孙丽娟和孙少芳三位教研组长就本学科特点,分别从评价内容、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进行了经验交流,同时提出了本学科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


          感悟交流



          其余教师代表在交流中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并对三位教研组长的发言进行了补充。


          数学和英语学科教研员对学科评价内容的设定进行了指导。数学教研员李夏蔚指出,数学课堂评价要从课堂、学科素养、课外活动、学业水平测试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我们应该站在哪个角度评价?


          英语教研员马若飞提到,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以此次新生态研讨会为媒介,灵宝市六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已经制定出了适合各个学段的评价内容及标准。如何使评价标准更加细化,更加适合六小学子的英语学习现状,接下来她将继续引领六小英语团队对英语学科的网络评价系统更加科学、高效。后又对平台的使用提出以下问题:学生的口语作业如何利用平台进行评价?英语与其他学科融合后怎样评价?实践作业又如何让家长进行评价?


             中肯点评



          教研室许宏博主任先肯定地指出一线教师的可喜变化:态度在改变,语言在改变,思维也在改变。接着他又讲到:新生态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将为第9轮改变指明方向,我们应顺势而为,要敢为人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了市六小在这方面的突破。最后指导我们,要站在起点,思考终点,要考虑6年后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每个年级每个学科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为学校工作指明了方向。



          彭将民馆长说到,要采取全面、科学、实用的原则,完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评价,最终形成成长电子档案。



           张天兴副馆长讲到,我们要达成共识全力推进综合素质平台,要更系统全面地应用好平台,要结合教师、学生、家长的实际,扎实、有效、平稳地推进该平台。


          李勤洋老师指出,教育由信息化转向数字化,数字化赋予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出三个问题,如何能让教师常态化进行过程性评价?如何简化平台操作步骤?依据什么进行评价?



          杜锐敏局长,结合道德经,提出利用“明道”“悟道”“行道”的思想对电子成长档案的建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管理无为而治、行事上善若水,追求道法自然。



          孙国峰校长提到教师要终身学习,要将改革坚持到底,同时也让我们从三方面思考,如何让评价内容具体使用?如何让评价细则行之有效?如何让评价更有价值?



          杨丰烈主任根据教师们在交流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10条解决措施,最后,他总结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而教,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上善若水,做事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指出我们要将学生综合素质平台做到最好。

          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评价内容与标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市六小校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扎实开展“双减”工作奠定基础,为做有温度的教育不断奋进。



策划 李   芳

图文 李   芳 刘飞飞 白静

编辑 刘飞飞

审核 来金平







{{li.pubsherInfo.name}}
{{li.ctime}}
{{li.body}}
CopyRight©2021-2022 洛阳智慧教育研究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1028344号-1